安好资讯

当前位置:主页 >> 资讯 >> 轮胎压力计

兽药起名用字西南大学教授马跃在无非瘟疫苗

发布时间:2025年10月21日    点击:[0]人次

想了解更多最新养殖信息,欢迎关注“农牧前沿”微信公众号。

在此起彼伏的非瘟疫情下,养猪行业跌宕起伏,有收获有教训。那2022年养猪行业又该如何发展呢?让我们一起回顾展望。

文/ 农牧前沿 韩丕健

经历了非洲猪瘟,又逢新冠疫情,养猪行业的调整标从行情转向了内在的降本增效上。2021年是养猪行业的跌宕起伏的一年,有收获有教训。那2022年养猪行业又将是如何发展的呢?在2021年第七届中国猪业高峰论坛上,农牧前沿有幸采访到西南大学动物医学院中兽医系马跃教授,就2022年养猪行业发展,马跃教授分享了他的一些思考。

西南大学动物医学院中兽医系教授马跃

展望2022:利用中药防非抗非,恢复规律的猪周期

马跃教授表示,猪周期是客观存在的,是不可能消失的。养猪生产根据猪周期进行生产工作调整,但2018年经历非瘟以后,猪价狂涨,资本大举进入又导致猪价狂跌,导致养猪行情混乱,将原来较为规律的猪周期打破。猪价大起大跌,对养猪企业和养殖户造成致命性打击。因此,恢复猪周期的规律性对养猪业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工作。

猪周期要恢复到正常,关键在于能不能对非洲猪瘟疫情进行有效的控制。

马跃教授表示,目前非瘟疫苗短时间内面世和商用很难,按一个正常的疫苗研发,一般至少要经过5年以上。非瘟疫苗是从2018年开始研发,能商用的疫苗最早也要到2022年下半年。由于非瘟病毒是最大、最复杂的病毒,其免疫逃逸机制也远远强于其它病毒。非瘟是一个有将近百年历史的老病,至今全世界也没有一款商用的疫苗,因此我们养猪人要有长期没有非瘟疫苗可用的心理准备。在没有非瘟疫苗的情况下,中兽医药大有用武之地,利用中兽药做好猪群预防保健,再结合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,这才是在防非控非、降本增效的不二法门。

关于非瘟防控那些事

马跃教授指出,非洲猪瘟给养猪业带来的唯一一个好处就是从教训变成了经验,现在各猪场大家都特别重视生物安全措施,以前是不太重视这个问题。但这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:现在的防非过于依赖生物安全防控,而忽视了中药的应用。

当下非洲猪瘟防控过度依赖于生物安全,特别是过度的依赖消毒剂等这些外在防控因素,希望将环境中病毒消杀消灭,将病毒的传播途径掐断。

病毒在中医病因理论中称为邪气,在地球环境中邪气始终存在,是没有可能将它完全消灭的!在没有疫苗可用的情况下,通过中药预防保健扶正祛邪,正所谓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那么猪就不容易发病,这样能够保猪只平安。

马跃教授指出,中药预防保健的基本原则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、扶正驱邪相结合、以潜在病因(邪气)为目标,有的放矢。预防的核心内涵是时间,中医作为四维时间医学体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。中医的“运气学说”不但是治疗外感病(传染病)时病因辩证的重要参考,更应该是预防外感病的主要依据。因此,利用 “运气学说”预测不同年份的主要病因是防非抗非中药保健的处方用药依据!

马跃教授表示,生物安全该做的要做,但决不能忽略了中药的应用。中医有中医的理论,西医有西医的理论,二者在理论上不可能结合!但是在临床应用层面上完全可以结合。中西结合,为我所用,让疫病防控效果上一层楼。

马跃教授指出,从词源学来说,汉字的“家”字里面就有一个猪(豕),猪是中华民族最大的肉食来源,到现在依然如此。所以,在非瘟疫苗缺失的情况下,通过中医药的应用把猪养好,不仅仅是对国家经济的贡献,更是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伟大复兴的贡献!

黑龙江科学官网

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社

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经济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