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源家里养花人花二代的未来不是梦记广东圣
发布时间:2025年11月12日 点击:[0]人次
入选理由: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批企业家,多为五零、六零后,如今到了退休年龄,普遍遇到了交接班问题。张文心女承母业,承上启下,热爱农业,全情投入,改革创新,使家族事业蒸蒸日上,属于优秀“富二代”的代表人物。
女承母业,甘做花农 小麦肤色,没有妆扮,天然雕饰,着装朴实,为人谦和,张文心站在人群中不起眼,很难想象她为富家千金。
1988年出生的张文心有一位知名的母亲周世明,她有着“东莞花仙子”的美誉。上世纪80年代,周世明自砸“铁饭碗”下海,从一名药剂师转行当“卖花姑娘”,既种玫瑰花、办苗木场、承接园林绿化工程、买地买岛种花卉、研发生物肥料、开发环保健康食品……开办十多家企业,引领都市休闲农业潮流,其经营的圣茵农业已成为行业标杆,她自己成为东莞知名莞商,各种荣誉加身,还当选为广东省政协委员。
文心出生以来,父母的事业一路高歌猛进,为她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事业基础,但她一开始并未想过继承家业。她说从小家教很严,自食其力的意识深植于心,他曾想考公务员,甚至连教材都买了;她也想自己创业,比如开个花店什么的;后来她北漂到京城的企业做财务,想看看外面的世界。
北漂三年后她又回到母亲身边,一是父母年纪大了,他们希望女儿回来帮他们。文心是孝女,她无法拒绝;其次,北京的雾霾气候自己不适应,做环保休闲农业的母亲也颇为担忧;另外,男朋友在东莞,长期两地分居也不行。2013年,文心回到母亲身边。
精于商道,身先士卒 文心生于商家,耳濡目染,从小就有生意基因。大学期间,她就曾荣获校内创业大赛的季军。她与同学合伙经营格子铺,独到的眼光和拼命三郎的干劲,成了大学生圈里的“富婆”,生意最好时,日进千元。
家庭殷实,花钱不酬,年年收到不少利是,严厉的家教养成了文心良好的消费习惯:从小到大,喜欢存钱。而攒下的这笔钱,在她毕业那年有了大用处。母亲在横沥镇拿下1000多亩地,开办圣荔园农场,试水生态都市农业。文心嗅到“商机”,便向母亲提出入股。于是她将自己多年积累悉数投资圣荔园占股份,并参与日常的经营管理。
进入圣茵农业后,张文心成为名副其实的“农民”。
每天,她的身影出现在各个种植基地之间,脏活累活苦活照样干,忙得不亦乐乎,即便挺着大肚子也照样下地干活,孩子生下来一个月就出现在公司里,常年在阳光下工作,其皮肤留下了棕色的印记。
取长补短,源于热爱 进入公司初期,学财务出身的张文心缺乏农业方面的专业知识,为了填补短板,她主动学习农业知识和相关技能,并通过多种渠道开拓视野,如今她可以称得上“农业多面手”,甚至还时常参加一些技能比赛。比如2016年在广东省女插花员职业技能大赛中她荣获优秀奖。
文心坦言,自己起初对农业并没有很大兴趣,但越是了解农业,越是爱上了与植物打交道。
她曾在朋友圈中发过一段话:“农业,天下之大业也,重农固本,是安民之基,农业强则中国强,农民富则中国富,农村美则中国美。”
她说:“做农业虽然不如其他行业来钱快,但是我们研发的植物品种,推广给农民大范围地种植,农民就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,真正能让农民富裕起来的,农民富裕起来了,中国也就富裕起来了。”
开拓创新,多点开花 因为真爱,所以投入。母亲董事长,女儿总经理,母亲把握方向,女儿冲锋陷阵,如此组合,令年轻的文心能充分发挥潜能,将自己的创新思维注入公司,积极推动公司的发展模式创新,不仅让公司内部运作得更为流畅,也取得了技术、研发、推广方面的喜人成绩。
她对公司人员重新进行调配,明确每个人、每个岗位的分工,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。
销售渠道一直是公司发展短板,文心进入后,开拓了网络销售渠道,把公司的产品卖到北方市场。
她还带头自主研发或引进新技术、新工艺和新工具,提高生产效率,降低种植风险,改善种植环境。
圣茵农业采用特有的菌种喂养方式,提高了禽类自身的免疫能力,避免使用抗生素类药物,保证了肉品安全。
圣茵农业正在推广的阳台种植技术,提倡体验式种植,目标是让人“种出快乐、种出希望、种出艺术、种出健康”。
近年来,圣茵农业尝试打造科普教育基地,将圣茵的各大农业基地发展为观光旅游胜地,配合健康体验、家庭科普教育等概念,丰富都市休闲生态游的产业链。
圣茵旗下的东莞明欣秋葵有限公司推出健康品牌“百医聖”,开发了辣木秋葵面条、辣木秋葵消化饼、秋葵花茶、圣荔蜜等健康食品,让食疗代替药疗也是圣茵的社会使命。
几年时间,文心做了不少尝试,让她收获了许多成功的喜悦。圣茵农业的迅猛发展融入了这位“农二代”的智慧能量。
如意之花 自由绽放 圣茵农业的自育花卉品种圣茵兰为其主打产品。
圣茵兰即朱顶兰的名品,它有牡丹的富贵,玫瑰的艳丽,百合的清雅,兰花的幽香,百花之中最灿烂。而且圣茵兰的背后有一段东莞花痴与东莞花仙子结缘的传奇故事。
大概在2012年,一位壮硕的年轻人来到东莞水濂山脚下的圣茵园登门拜访,希望与周世明合作种植朱顶兰。后来商定圣茵公司出土地、人工,对方出种苗及管理,销售收入五五分成。这位年轻人叫叶耀华
叶耀华属于真正的花痴,他早年在香港做贸易,挣了不少钱,还在新世纪豪园买了房子,因为对朱顶兰痴迷,从2002年开始,倾其所有种花育种,包括把房子都卖了。他在东莞万江、河源市等地都辟有花场。多年来的积累,已有几万株花苗,其中有不少七层花瓣的优质花种。花痴为了买南非的一个上万元优质种苗,可以专程坐飞机去,捧着花回程,足以证明其对花的痴迷。他找周大姐合作实为慕名而来,知道她的基地土质、肥料好,双方优势结合,必有惊喜。
周世明永远忘不了,2015年7月18日下午3:40,她接到耀华的电话说自己肝癌晚期了,合作要结束了。周董愣了且难以相信,因为他生得高大壮实,根本不像有病的。通过他的太太终于了解,他2012年就做过肝硬化手术,这些年一直靠药物维持治疗,直到今年病情恶化,他们很清楚将不久于人世。
花痴的妻子告诉周大姐,丈夫最后弥留之际,一醒来就问花,不问她和孩子,好伤心。大姐告诉她,花痴放不下自己的心血,你要给他一个承诺,说你能接手,让其放心。照此做,果然老公没再唠叨了。
花痴一个月后的8月18日去世,追悼会的灵堂上布满他生前培育的朱顶兰。
花痴为妻子留了个儿子,一堆花和一屁股债,其他什么也没留下,连房子也是租的。好心的花仙子退回了与花痴合作剩下的钱款,并分三批买了花痴留给妻子的朱顶兰。
2014年9月18日完成所有的交接,她开始全心投入研究种植朱顶兰,她到处寻找资料,请教专家,到国外实地考察。她发现花痴留下的真的是一笔宝贵的财富。她的朱顶兰量大质优,400多个品种中不少连国外也没有。
朱顶兰花色俏丽,国外市场受宠,尤其像美国、日本、德国等发达国家,朱顶兰价高且常卖断货。她相信,随着中国人对此花认识的加深,必然风靡大陆市场。
周大姐将东莞自己培育的朱顶兰命名为圣茵兰,杂交品种超过4500余种,已建立了国内最大的单品基因库,可批量化生产的自育品种近百万株,具备了全球营销的基础。她还与以色列顶级专家阿萨夫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,实现了一年四季随时可以开花。
2017年,圣茵兰正式登台亮相,通过迎春花市、春节花展、演讲比赛、摄影大赛、诗歌咏花、妙笔绘画、音乐花会、亲子赏花等文旅活动,使圣茵兰美名远扬。不仅让东莞人认识了自己培育的花,还应邀参加了第九届中国花博会、2017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、2017深圳高交会等。
2018年参加在银川举办的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,美丽的圣茵兰在评选活动中荣获多个殊荣,分别为一项金奖、一项银奖、两项铜奖和一项优秀奖。
张文心接过母亲的花业,为圣茵朱顶兰走进千家万户而用心尽力,今年她带领研发团队开发出圣茵朱顶兰蜡球产品,在朱顶兰种球的表皮外覆盖一层特殊的蜡,利用蜡封技术将球茎包覆冷藏,使其可以直接在光照条件下催芽开花,表面的蜡层还起到了保护和装饰的功能,不用浇水施肥就能开花,直接作为办公室或餐桌的观赏盆栽。
这个“黑科技”技术使朱顶兰成为“懒人花”,便于普及。
朱顶兰蜡球在今年的广州深圳的迎春花市上亮相,好评如潮。
成就事业,荣誉加身 张文心家族事业成功发展之时,自己也获得许多荣誉,她是东莞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理事、世界莞商联合会的理事、东莞市女企业家商会常务理事、东莞市女企业家协会理事兼南城分会副秘书长、广东省青年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协会会员、东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。
她还获得2017年东莞市妇联获“最美东莞女性”东莞市“三八红旗手”荣誉称号、2016年获得团省委第十届“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”称号、2015年获得东莞市女企业家协会“先进协会工作者”光荣称号、2015年获得东莞市花卉协会“优秀会员”光荣称号,2017年入选《大学生创业指南》的人物报道。其事迹被《南方日报》、《东莞日报》、东莞电视台、腾讯新闻等广泛报道。
外延阅读:
【南粤新贵 湾区之花】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第二届朱顶红展
【4月24日花展 】举办地可能是今年唯一没有封园的国家级植物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