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眼神的小窍门是什么目光对视小技巧
发布时间:2025年10月28日 点击:[0]人次
在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中,眼神交流、眼睛对视是自闭症儿童进行训练的前提条件之一。在康复训练中,如果自闭症儿童的眼睛根本没有关注大人,这个训练就是没有达到效果的,就算再努力,其效果也只能是事倍功半。怎么让自闭症儿童与我们保持良好的眼神对视呢?
妙招一:制造大量乐趣在给孩子互动的过程中,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提供大量的乐趣。乐趣足够时,孩子的眼神和注意力自然会放在我们身上。
自闭症孩子经常会把他们的注意力放在他们喜欢并感兴趣的汽车、数字或者感官刺激上,他们从这些感兴趣的玩具或者活动上面获得大量的乐趣。所以我们就要自己创造大量的乐趣带给孩子,让孩子觉得有了我们,那些玩具或者活动本身才好玩,没有我们那些玩具或者活动就不好玩。
如何制造大量的乐趣呢?跟孩子玩什么?首先,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来设计活动。 例如:有一个孩子喜欢数字,看到笔时就会要求帮他写1、2、3.…… 看似会提要求,让我们帮他写数字,可如果一直这样玩的话,他的注意力都放在白板和数字上,很少能够有眼神对视。 这时可以换一种玩法,我们在脸上画一个钟表,然后夸张地说“呀,怎么我的脸变成了钟表了"!这时孩子可能会笑, 然后喷点水在脸上一抹,把脸抹花了,夸张地说“哎,我的脸怎么变成大花脸了”,并假装给他抓痒吓唬他。这时孩子就不再只是沉迷于玩自己的数字了,就能成功的把注意力转移到我们身上。
所以大家要找到孩子感兴趣的东西,设计一些有关的好玩的玩法,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我们的身上。
其次,玩之前,先观察,然后再设计活动。 例如,我在跟一个孩子互动前,他自己在原地转圈圈,孩子可能喜欢前庭的刺激,所以我顺势抱起他快速转圈圈,转几圈之后停下来,假装转晕了,夸张地让眼球转圈圈,孩子注意到之后会很开心,注意力就会放到我的脸上,很快又要求转圈圈,然后等着看我转眼球。 另外,感官活动、视觉、捣乱玩法、表情、规则游戏(需要眼神如老鹰抓小鸡)等均可跟孩子玩。
还有视觉游戏。如吹泡泡,刚开始泡泡吹出来时孩子的注意力都在泡泡上。后来泡泡破的时候我们假装被泡泡炸到,夸张地摔倒在地上,孩子很兴奋,注意力自然而然回到我们的身上。
大家要知道,游戏没有一个固定的玩法,只要孩子喜欢我们就可以拿来跟孩子玩。游戏的目的也不只是教孩子玩游戏或者教孩子如何操作玩具,这个会了就换下一个。 游戏的首要目的,就是利用这些孩子感兴趣的游戏 来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到我们的身上,对我们感兴趣。所以乐趣不可或缺。
妙招二:夸张夸张在孩子面前很好用,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对夸张有反应,喜欢夸张。夸张会带来新的乐趣,吸引孩子的注意力。 互动时把我们的动作、表情、声音等尽可能夸张化、放大化,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。
对于每个新手来说,夸张的难度在于放不下身段、放不开、不好意思,所以大家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演员、一个小丑,去大量练习夸张,逗孩子发笑。 玩夸张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? 对于喜欢夸张的孩子,尽量地夸张。孩子过于兴奋时,夸张的度要调整,胆小、 谨慎的孩子,夸张的程度要小,速度要慢,避免吓到孩子。
招三:控制口语的使用过多的口语,会使孩子习惯于用耳朵和口语跟你互动,大人也往往很容易形成跟孩子之间的这种口语互动,导致孩子根本不需要用眼神去关注人。 话不在多,精简就好,多使用非口语,话不要讲的太清楚 。例如:孩子问:"汽车在哪里?" 我们可以回应说:“在那--”同时指向汽车的方向。
妙招四:等待在跟孩子互动时,很多家长都会忍不住心急,我们要多给孩子适当的等待时间。等待的时间不要太短,不然孩子就没有机会看你。当然也不要太长,避免孩子有情绪或者放弃。当等待孩子的时候可以增加一些声音或动作等,吸引孩子的注意力。 一定要避免,孩子不看就不给/不回应。
妙招五:身体姿势保持和孩子同一视线高度以及适当的距离,保证在孩子容易看到的视觉内给/接东西的高度。如:当孩子趴在地上玩时,我们递给孩子物品时可以逐渐抬高我们的手,吸引孩子的眼神。
注意事项 在运用以上策略时,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:
弹性运用,避免不看就不回应孩子避免强制要求孩子看人减少直接提示、指令郑大五附院儿童康复医学科 陈露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