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好资讯

当前位置:主页 >> 资讯 >> 文化素质

建宁路新房装修南京建宁路街道好管闲事的防

发布时间:2025年10月24日    点击:[0]人次

“真没想到,我们这个老菜场现在大变样了。”9月4日,家住卢龙山庄的王阿姨从晓街市场买完菜,一边走一边感慨地说:“地面干净、菜摆放得整齐,以往有人在市场吸烟的现象也消失了。还有大大小小的标牌提示,醒目而且温馨。”

40多年的老菜场,迎来了“1+1+3”防疫专班

王阿姨说的晓街菜市场,位于鼓楼区建宁路街道四平路65号,经营面积1800平方米,上下两层共有各类摊位80多个,覆盖四平苑、滨江花园、卢龙山庄、新民路、三所村等小区,周边常住居住超过30000人。

据介绍,晓街菜场已有40多年历史,最早设在长江大桥的桥孔下面,2002年迁入室内,因生意不好停业4年,直到2008年扩建装修后重新开业,后又经过三次提档升级改造,环境提升了,但难管理的情况长期存在。

防疫专班来到晓街菜场,第一时间开会研讨。

时下,南京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,菜市场人流量大,成为防控的重点场所。8月20日,根据市、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,晓街菜市场成立了“1(点位长)+1(执行点位长)+3(城管、公安、市场监管)”防疫专班。其中,政协建宁路街道工委主任胡文军既是点位长,也是这个菜场“抗疫先锋”行动党支部的支部书记。

“好管闲事”的专班,从“烦死了”到“真幸运”

“本以为专班就是查码、测温,提醒居民戴好口罩。没想到,入驻我们市场的是个‘好管闲事’的防疫专班。”晓街菜场现场负责人陈永虹笑着说,“胡主任来了之后,不仅对市场的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,还从环境提升和市场管理方面,帮助我们完成了蝶变。”

环境提升,从出入口玻璃橱窗开始。

半个月来,胡文军作为点位长,带动防疫专班清除了晓街菜场入口玻璃橱窗上的“牛皮癣”,换上了菜场管理规范、诚信经营以及“南京加油、抗疫必胜”等内容的宣传画框;设置了专门的动物寄放处;在菜场每一个显目的地方张贴了“全程、规范佩戴口罩”的彩页;邀请安监、消防部门检查了所有的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,更换了全部不合格的灭火器;在菜场出入口悬挂了消杀记录本、投诉登记薄和意见箱;发动管理人员爬高登梯,打扫每一处卫生死角,清除全部杂物,甚至连垃圾箱也不放过,和大家一起擦洗、消杀、排放整齐……

安监、消防部门检查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。

清洗干净、排放整齐的垃圾箱进行消杀。

陈永虹说:“防疫专班刚来的时候,我都被她们烦死了。尤其是胡主任,总觉得她什么都管,要求还特别高,甚至有点抵触情绪。后来,菜场一点点变化,老百姓的点赞越来越多,我们这才觉得,有个‘多管闲事’的防疫专班,真的是太幸运了。”

疫情防控联动文明创建,管得多是因为想得远

接下来的日子里,防疫专班召集全部商户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会议、完善市场管理制度,要求市场内不能有苍蝇蚊虫、地面上不能有菜根菜叶,就连菜场办公区和二楼闲置的平台,都被整理得清清爽爽,重新刷上了白色的乳胶漆。

打扫卫生死角,清理闲置平台上的杂物。

“好管闲事”的防疫专班,可谓事无巨细:卤菜摊本来用纱窗,时间长了又油又脏,如今换成了玻璃窗;上二楼的楼梯口,“小心碰头”的四个字虽说简单明了,但换成了“晓街菜市场欢迎您”,提示作用仍在,但更美观,也更温馨……

一点细节变化,多了更多温馨。

“这些天来,尽管被‘折腾’得够呛,但我们越来越喜欢这个防疫专班。”陈永虹动情地说:“菜场每天7点开门,胡主任提前到岗,风雨无阻。在专班的带动下,市场面貌天天在变,生意也越来越好,大伙心里都很高兴。”

居民在晓街市场有序买菜。

胡文军带领的防疫专班为何“好管闲事”?先后经历了核酸检测、卡点值守和菜场防疫,已经起早贪黑忙碌了40多天的她说:“不管在哪个点位工作,我们都希望做到最好。晓街菜场不仅要考虑疫情防控,还要联动文明城市创建,以及老百姓今后买菜的舒适度和幸福感。”

简单的一句话,大家总算明白了——管得很多,是因为想得长远。

通讯员 钱程

南京晨报/爱南京记者 景正华

中华建设期刊

现代物业杂志官网

中国航务周刊